审务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审务公开 > 法院工作报告

法院工作报告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3年)
日期:2024-01-10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区人民法院代院长  马虹

2024年1月10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区委“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目标定位,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以高质量司法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强富美高”新雨花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全院共受理案件17745件,审执结17130件,审结标的额29.62亿元。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提升雨花法治核心竞争力,联合区检察院出台服务保障“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14条司法举措,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司法服务保障,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树立“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审结商事案件7864件,标的额24.28亿元。助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高质量司法案例建设,“周某某预付卡纠纷案”获评最高法院高质量服务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典型案例,“约定一票否决权被认定有效案”“关联担保符合公司真实意思案”等明晰商事规则案件被评为全市法院公司类典型案例。完善企业信用治理,持续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为42家失信企业修复信用。深化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组织召开破产管理人工作推进会、破产企业涉税处置联席会议,使用破产基金40万元,推动62件破产案件快速高效审理,释放沉淀资金3.09亿元,安置职工44人,盘活土地房产10421平方米,挽回税收损失702万元,一批企业经清算有序退出市场,金陵橡胶厂、速翔汽车等企业经重整和解获得新生。

依法保护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积极参与“法治护航企业发展”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法院”活动,先后实地走访企业100余家,帮助企业防范风险、依法经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促成某侵犯著作权罪案件双方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达成和解,实现“刑民合一”新突破。强化善意文明司法,坚持比例原则,利用“放水养鱼”“活封活扣”等柔性执行方式,高效兑现胜诉权益,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与代表委员、检察机关共同促成某经营恢复期酒店执行案件和解,有效实现“三个效果”相统一。

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全区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目标,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审结知产案件313件,不断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司法支持力度。携手市场监督管理局等18家单位,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云密联盟”并签署《合作备忘录》,合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高标准承办“知产‘宁’身边,数字看雨花”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宣传活动,线上浏览量超50万人次,助力雨花台软件名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强化著作权保护,审理《窃听风云3》、冰墩墩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作品被侵权等重大案件。审结华联超市被侵害商标权系列案件,依法保护企业商誉。审结慧和公司“第五个季节”广告语被侵权案件,明确新型侵权类型及司法裁判规则,引导行业良性竞争、诚信经营,获评南京法院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

二、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保障高水平安全

严惩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犯罪。审结刑事案件485件,判处罪犯829人。严惩邪教类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制度安全。严惩践踏基本人权、挑战法律底线和伦理底线犯罪,对暴力袭警的孙某、王某,实施故意伤害行为致其父死亡的杨某,猥亵儿童的周某等犯罪分子依法予以重判。审结全市首例暴力催收非法债务罪案件,明确界定相关行为性质,精准打击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审结相关案件6件。审结“7·09”特大出口骗税案,挽回南京、贵阳等地税收损失8.19亿余元。2023年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收案数较2022年下降21.88%,群众社会安全感不断提升。

维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上下游犯罪案件147件。对刘某、徐某等9人以高薪诱骗受害人偷渡至缅北,组成诈骗团队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审结以易经、风水学等国学传统为幌子的“元法七维”新型涉老传销犯罪案件,帮助近千名群众挽回损失约708万元,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严惩制售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药品、保健品犯罪,守护群众食药安全。审结交通肇事、危险驾驶案件87件,守护群众出行安全。严惩重大责任事故犯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犯罪必发司法建议要求,敦促有关单位整改到位,守护群众生产安全。依法惩处偷拍视频、贩卖公民信息行为,守护清朗网络环境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审结金融借贷、信用卡纠纷575件,标的额1.89亿元,依法维护金融安全。妥善审理南京市首例向证券发行方行贿案件,为依法高效处理该类案件提供范例。持续开展“套路贷”及虚假诉讼整治,不断净化民间融资环境。高效化解涉“问题楼盘”矛盾纠纷,在多方帮助支持下,推动宋都国际、世耀置业等复工续建,促成拿房、办证等权益实现。审结阿某、乔某等假借务工之名,滋扰、敲诈施工单位案件,保障上海、南京、无锡等13处工地合法权益和施工安全。建立和应急、公安机关定期会商研讨机制,及时研究、妥善审理安全生产案件,依法惩治危害生产安全犯罪行为,为区域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三、坚持司法为民,守护高品质生活

强化民生司法保障。立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审结各类民生案件2500件,涉民生专项执行到位768.4万元,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实事。深入贯彻实施民法典,切实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以“小”案件守护“大”民生。依法审理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调色盘”公民名誉权纠纷、窨井盖致损赔偿纠纷等案件,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则引领和行为规范作用,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使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真正成为人民权利的保障书。针对劳动争议案件猛增态势,主动报请区委政法委召开协调会议,会同人社、司法、软件谷管委会等单位共商应对措施。提前介入、妥善处置某公司批量劳动争议纠纷,协调解除资金冻结,及时保障110余名劳动者360余万元工资权益,实现劳资双方互惠共赢。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围绕“八五”普法要求,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普法宣传48场次,52篇法治案例被《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推动营造崇法尚德明理社会风气。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立足铁心桥法庭集中审理少家案件优势,持续塑造更具专业特色、人文特色与时代特色的少年及家事工作品牌,不断放大“希望树”家事品牌效应,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完善少年家事案件调查流程,提升调查辅助科学性精准性,工作经验被最高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动态》在全国法院宣传推广。将法治宣教融入家事审判全过程,借力科技手段,推进法治文化场景、互动普法设施升级改造,拍摄亲子微电影《希望树》,印发家庭教育指导案例集,将法治家庭教育主题作品搬进雨花客厅,不断营造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有效助力辖区家事纠纷同比下降。针对探望、抚养等家事执行难题,挂牌成立家事案件执行中心,增设家事案件执行值班室、亲子会见室等,选派具有家事审判经验的法官担任家事执行团队长,紧密对接审判团队、心理咨询等力量,为家庭纠纷妥善化解提供一站式服务。

全力兑现胜诉权益。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坚决守好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夜间执行100余次,执结首执案件5281件,执行到位8.15亿元,实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从“看得见”向“摸得着”转变。积极参与推进全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强化与政府相关部门协作,通过督促被执行人自缴、信息网络查控、法院依法扣划、司法拍卖等多种手段,推进胜诉权益有效落地。秉持善意文明理念能动执行,平稳化解某商业综合体商户账户冻结案件,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助力企业发展、市场回暖。坚持失信必惩、拒执必打,积极开展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1件案件入选全市典型案例,被江苏电视台宣传报道,有效维护当事人权益,彰显司法权威。

四、筑牢法治根基,助推高效能治理

推动纠纷多元化解。锚定“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重大任务,坚持能动司法,不断增强“抓前端、治未病”行动自觉。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优化驻院人民调解员薪酬体系,激发调解员实质解纷效能。以建立专业化诉前调解为目标,选任3名法官助理嵌入诉前调团队,实现“经验+专业”优势互补。运用道交一体平台,快速化解交通事故纠纷728起,调解金额321.56万元。引入数字企业联合会作为特邀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商会在商事主体间沟通能力强、协调效果好的优势,妥善化解辖区企业诉讼纠纷。与南京仲裁办合力打造“诉前调解+引导仲裁”解纷模式。围绕辖区重点企业涉诉纠纷类型,分别推动成立雨花台区货运行业、设备租赁行业人民调解工作站,发挥“法院+行业”优势,助力高效化解行业纠纷。完善诉讼风险提示警示制度,发放风险提示单386份,帮助企业通过非诉手段回款558万元。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放大“网格上的法庭”品牌效应,将定分止争职能向前端和源头延伸,铁心桥法庭获评全省优秀人民法庭,板桥法庭工作经验入选江苏高院《法庭工作动态》,区法院“网格+诉源治理”机制获评南京市域治理现代化推广类创新项目。法官进网格参与化解纠纷156次,诉前成功调解102件,辖区新收民事一审案件增幅实现明显压降。联动板桥街道三山社区成立全省首家网格云享法庭,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格力量,实现信息高效共享、矛盾就近解决。借助“法律明白人”培训平台,邀请省法院离退休法官走进云享法庭开展培训交流,不断提升社区网格员解纷能力。将开庭地点搬进田间地头,开展巡回审判40余场。围绕一起物业纠纷案件,在花神美境小区引导物业公司及时履行管理义务,妥善化解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被央视《朝闻天下》宣传报道。

推进信访化解工作。深刻认识信访工作事关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长治久安,把涉诉信访防范化解作为全院工作重点之一,实质性化解杨某某、陈某某等十年以上信访案件,工作经验入选《南京司法改革案例》。推动完善齐抓共管、多方参与的信访工作格局,加强同信访、公安、街道园区联动,扩大解纷“朋友圈”,畅通信息渠道,强化风险源头排查。严格落实“涉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行动要求,压实涉诉信访化解工作责任,实行院领导每周接访、执行局长周五接访、审委会研究信访案件等工作机制,通过释法析理,及早及小推动信访矛盾化解。妥善运用执行救助等制度,推动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实质化解。高度重视省委巡视交办的涉诉信访化解及反馈工作,树立“如我在诉”意识,妥善完成111件信访案件办理,推动司法服务不断优化。

五、深化司法改革,打造高质效审判

提升审判工作质效。抓实抓好公正与效率,制定《现代化法院建设奋进行动实施方案》,实行“月度晒、季度评、年度考”,努力营造敢拼善为赛业绩的良好氛围。牢牢把握“公正”这个根本要求,将压降发改案件和提升服判息诉率作为重点攻坚项目,每月集体研判发改案件,分析发改原因,提升审判能力,全年案件发改率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克服司法被动主义,树立积极有为意识,坚持把服判息诉工作做到极致,通过释法说理、电话沟通等方式,既解纠纷更解心结,一审服判息诉率87.70%,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的认可度不断提升。积极回应“效率”这一人民期盼,进一步破除制约审判效率的堵点、难点,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超过96.21%,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提速到71天,12个月以上未结案件压降至1件,公平正义不断加速实现。

强化司法制约监督。厘清审判执行权力边界,细化合议庭、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运行规则,确保履职有据、用权规范。院庭长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2343件,占全院案件22.04%,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坚持入额必办案,实现员额法官能进能出、动态调整,法官人均办案475件。实施类案强制检索,严防“类案不同判”。压实审判管理监督责任,常态化开展发改案件专项评查,严格程序变更审批,倒逼司法人员履职尽责。通过组织开展旁听庭审、案件评查、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等形式,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检察、媒体监督,不断提升司法公正水平。围绕基层工作实际,积极申报并承担江苏省法学会课题《司法责任制完善的基层实践路径研究》,探索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基层方式。

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为司法赋能。加强“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建设,全年办理网上立案6995件,1775件案件通过线上开庭打破时空限制,真正实现司法服务“一网通办”。推进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迭代升级,提升智慧执行力度,强化执行中间库建设,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实质运行,有效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提升执行工作效率。高标准推进审判法庭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如期完成主体工程封顶。深化智慧场景运用,利用“两微一网”阵地发布原创宣传稿件200篇,被央视、江苏电视台等推广47次,不断打造高水平法治文化策源地,增强群众司法认同感。

六、全面从严管党,锻造高素质队伍

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常态化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44次,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法院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开展“初心不改、强国有我”主题朗诵、“新时代法官办案故事讲述”系列活动,用好支部“三会一课”学习机制,引导干警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区委及区委政法委请示汇报法院工作。自觉接受区委巡察,围绕巡察反馈问题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期限、整改举措,全力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实施党的组织力提升工程,多个党建工作品牌被《南京新风》、《南京政法》推广,《永是勇士》情景剧、《希望树》微电影在全市法院展演、放映。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制定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从组织领导、思想建设、纪律建设、群团工作等多个方面压实全面从严管党治院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开展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回头看”,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全院干警逢问必填意识普遍增强,全年填报记录573条。严格贯彻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江苏法院“八条禁令”要求,筑牢干警思想防线、法纪红线。持续开展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常态化开展队伍风险点排查,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司法环境。坚持“严管就是厚爱”“严管厚爱相结合”原则,为4名受到不实检举的干警澄清正名,消除干警心理顾虑,激励担当作为。

不断提升履职能力。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开展“审判方法·众智讲堂”“青年加油站”“警务实战化训练”等培训活动18次,实现干警培训全覆盖。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组织全体员额法官走访梅钢、满帮、润和等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倾听企业司法需求。持续开展办案竞赛、技能比武,2篇文书获评全省百优,3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论坛获奖,23篇调研成果在《比较法研究》《经济法学评论》等核心期刊刊载,全市排名前列。注重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司法人才,多名干警入选全市政法系统、全市法院调研人才库。7个集体、54名个人受到区级以上表彰,广大干警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用奉献和智慧应对案多人少,用信仰和担当守护公平正义。

各位代表,自觉接受监督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司法权依法正确行使的重要保障。区法院向区人大专题报告司法促进社会治理工作情况,邀请代表委员监督、见证审判执行活动197人次,办结政协提案1件。依法接受检察监督,办结再审检察建议7件,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委会5次,共同维护司法公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110名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案件308件,召开新闻发布会6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法官自觉养成在监督下办案、在阳光下司法习惯。

各位代表,区法院工作取得的发展进步,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离不开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区政府和区政协大力支持,离不开党政机关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区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清醒认识到,区法院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对司法实践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精准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审判质效同人民群众新期盼新要求还有差距;司法权制约监督体系仍需完善,司法效能的更优效果发挥不够;党风廉政建设需要持续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改正。

 

今年工作总体安排

2024年,区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党的步伐,紧扣目标定位,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对标对表群众司法需求,积极延伸司法职能,以更加昂扬奋进的姿态,守正创新,努力在雨花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司法作为。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理论学习,强化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度理解,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做到与时俱进,在学思践悟中把理论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实际工作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二是紧扣目标定位,全力服务保障中心发展大局。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理念,找准司法在服务保障区域发展中的切入点、发力点,继续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紧盯涉诉信访风险,不断强化主动靠前意识,以多元司法手段助力辖区长治久安,为营造和谐安定、宜商宜居的社会环境积极贡献司法力量。

三是狠抓主责主业,持续推动审判质效全面提升。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完善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注重通过司法裁判实现讲政治和讲法律、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定分止争和促进善治的有机统一,推动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是从严管党治院,锻造忠诚干净担当法院队伍。坚持以司法作风建设为抓手,推进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向好。不断强化干警专业能力培养,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人才选用导向,不断营造争先创优干事创业浓厚氛围。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诚恳听取意见建议,持续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我们将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按照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在区委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下,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民造福,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不断提升法院工作的引领性、影响力和贡献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雨花篇章作出新的司法贡献!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