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务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 审务公开 > 法院工作报告

法院工作报告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24年)
日期:2025-01-09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区人民法院院长  马虹

2025年1月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以来,区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审判工作、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上级法院监督指导和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做实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雨花篇章积极贡献司法力量。全院收案22670件,其中审判执行案件17926件,结案21584件,其中审判执行案件16840件,员额法官人均结案468件。1件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3件案件获评全市优秀。

一、围绕中心工作,扛起护航发展司法担当

主动适应全区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助力增强产业优势,践行现代化司法理念,坚定不移以司法工作助推经济平稳发展。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平等保护,妥善审理涉企案件8256件,为胜诉企业执行到位8.97亿元。打造“雨法益企行”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双百”活动,走访企业100余家,邀请40余名女企业家走进法院,收集并解决企业诉求300余条,不断提升企业司法服务感受度。发挥破产审判挽救企业和市场净化功能,深入推进“执破融合”,发放破产基金40万元,推动47家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南京中旅公司破产重整成功,金陵橡胶厂破产清算转重整案、某科技公司破产和解案入选全市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在优化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中,区法院破产办理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围绕雨花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南京数据资源法庭落户雨花,切实找准司法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依法保护创新,审结知产案件246件,南京沁恒公司芯片被侵权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强化府院联动,入驻全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连续4年同知识产权局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专题普法,不断巩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大格局。聚焦平台经济发展需求,推动货运行业、设备租赁行业调解工作站实质化运行,通过风险提示、短信促调、诉前保全等递进式解纷路径,帮助2万余名平台司机追回运费6700万元,为企业发展减负助力。

强化民营经济法治保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依法认定“刮码销售”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明晰相关行为性质,保障市场竞争公平有序。推动打造“红太阳调解工作站”,服务200余家小微商户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系统分析相关类案成因,发出综合治理司法建议,进一步强化法治宣教,推动构建和谐市场。依法保护守信践诺,通过“活封”“活扣”,引导被执行企业主动履约。严惩侵害企业权益犯罪,对赵某等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物行为予以严惩,为企业发展“消毒除虫”。

二、聚焦安全稳定,展现平安建设司法作为

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长治久安。

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6件。全方位提升守护人民群众平安、保障人民群众权益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审结涉黑恶案件3件25人,严惩强奸、故意伤害等暴力犯罪,严厉打击偷越国境、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犯罪行为,守好人民幸福平安线。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审结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案件8件,公开开庭审理孙某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受贿罪一案,全市税务系统、区纪委监委等150余人旁听庭审。

守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审结电诈及其上下游犯罪案件64件,妥善审理老挝金三角电诈系列案,“张某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案被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专题报道。坚决守护群众“钱袋子”,加大非吸犯罪打击力度,“骆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在公检法共同努力下,1.27亿元集资款全部退赔到位。推动醉酒危驾案件要素式办理,联合检察、公安等部门开展轻罪治理,选取典型案件巡回审判,发挥个案审判教育作用。加大安全生产保护力度,依法惩治重大责任事故责任人,守好企业生产“安全关”。法检两长同庭履职,审结全市首例侵犯经营信息商业秘密案,共同守护企业核心竞争力。

护航平安法治雨花建设。研究成立突发事件司法应急服务工作小组,服务保障突发事件处置依法依规。积极参与“雨您共防”,选派干警235人次协助社区开展夜查,帮助排查安全隐患。聚焦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贯彻落实最高法院“二号司法建议”,推广使用“金融纠纷漏斗式化解六步法”,促推金融领域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常态化开展院领导接访,吸附化解涉诉信访纠纷,初访接待即化解涉诉信访72起。审委会定期研判信访案件,逐案制定化解方案,一批涉诉信访依法导入终结程序,高某某等最高法院挂牌信访案件实质化解,工作经验入选全市政法系统从严管党治警典型制度。

三、践行为民宗旨,做优民生福祉司法服务

牢固树立为民司法理念,不断加大司法服务保障民生改善力度,努力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获得感。

着力强化民生司法保障。多措并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审结涉食品、药品案件42件,依法惩处贩售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特效减肥药”被告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聚焦涉房地产纠纷化解,组建工作专班,高效办理、妥善处理宝能、宋都等 “保交楼”纠纷。针对经适房案件审理中发现的行政登记问题,及时同有关部门沟通并发出司法建议,切实助推法治政府建设。邀请代表委员现场见证,妥善执行安德门北街房屋排除妨碍案件,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服务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推动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审结劳动争议纠纷1441件,参与全区劳动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建设,定期开展驻点指导、风险会商、前端化解等工作。发挥典型案例指导作用,“发送录用通知后拒办入职”“修改规则拒发奖金”等一批典型案件,为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样本。关注残疾人群体就业,依法支持检察机关起诉,为26名残疾劳动者找回“丢失”工龄,托起“折翼者”的就业梦。保障教学市场秩序,依法认定“GMP法规宣贯教学系统”动画享有著作权,准确界定实质修改与抄袭仿冒,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一次性解决纠纷,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及时高效兑现胜诉权益。聚焦“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展夜间执行、集中执行百余次,执结首执案件4784件,执行到位9.72亿元。围绕群众切身利益,开展“小标的,大民生”专项执行行动,699件涉民生案件执行到位1.19亿元,40余名农民工春节前拿到欠付工资,跑好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坚持失信必惩、拒执必打,移送拒执线索22件,严厉打击邵某某、赵某某等逃避执行、暴力抗法行为,4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庭审宣判,不断强化司法震慑力度。秉持善意文明理念,综合评判权益保护与执行实际,“被执行人儿子病重怎么办”“巧解探望权难题”等案件尽显执行温度。

四、夯实法治根基,注入基层治理司法力量

依托审判职能发挥,深度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助力提升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不断增强“抓前端、治未病”行动自觉,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充分发挥诉调机制优势,诉前化解纠纷4744件。运用司法建议为社会治理“把脉开方”,强化双向沟通、跟踪问效,规范合同样本防范诉讼风险等8份司法建议全部得到采纳反馈。秉持“办案就是治理”理念,加大法治宣教力度,在“两微一网”发布普法文章216篇,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宣传113次,以“小”案件服务“大”治理。推进治理理论研究不断创新,作为全市首家基层单位承担全市重大课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研究》,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司法智慧。

聚焦家庭最小治理单元。将家庭纠纷化解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用心用情破解“一老一小”司法难题,审结家事案件401件,用司法守护“万家灯火”。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开展主题开放日、普法夏令营等活动,随案发出“未成年人关爱提示”,不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力度。举办“与法‘童’行·共护‘未’来”六一法治宣教活动,省市区三级法院、教育、民政、妇联等部门共同为力行小学及全市师生送上节日祝福。认真开展“百名法官进校园”活动,为辖区23所中小学讲授法治第一课。积极回应人口老龄化发展新需求,打造“银幸果”适老诉讼服务品牌,获市人大领导调研肯定,工作经验被江苏高院《法庭工作动态》推广。

建设新时代枫桥式法庭。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作用,打造“枫景桥”工作品牌,对接街道园区设立11个融合法庭,不断拉近与群众距离。开展“社区吹哨,网格报到”活动,3件工作案例入选全市政法网格员优秀案例,“窨井盖丢失致险情案”获评年度典型案例。坚持“走出法庭,走进群众”,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千余人次,永安社区法官调解与乡贤调解共同发力,连续4年未发生诉讼纠纷,成为名副其实的“无讼社区”。注重法治氛围营造,开展“老法官微课堂”“法律明白人”等培训活动,“银龄+”工作经验在全市法院推广。

五、深化改革创新,激活提质增效司法动能

坚持守正创新,对标对表区委改革部署以及人民法院改革任务,为服务助推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法院力量。

革新现代化司法理念。树牢正确司法政绩观,充分发挥评价体系“风向标”作用,完善人员分类分级考评体系,激发干警内生动力。抓实公正与效率,开展“五拼五比晒业绩 踔厉奋发提质效”办案竞赛活动,营造奋勇争先比拼氛围。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贯穿审判执行各环节,明确“质量优先”目标导向,做实服判息诉工作,努力实现案件结、心结解。持续推进繁简分流改革,进一步优化速裁力量,审限内结案率提升1.34个百分点,公平正义更快触达。围绕“狠抓提质增效”工作目标,每月开展数据会商,提升审判管理精细化水平,各项审判质量管理指标全部达标。

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进一步推动案件办理由院庭长中心向审判组织中心转移,加强审委会、专业法官会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究力度,院庭长带头办理复杂案件2361件,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坚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定期研究上诉案件、发改案件,做到一案双查,切实把好案件质量关。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责任,制定实施文书阅核、流程节点管控、审限提示等管理制度,强化司法制约监督。加强司法改革理论指导,《司法责任制完善的基层实践路径研究》获省法学会优秀课题。

加强信息化法院建设。立足法院公共法治文化场所定位,推进审判法庭建设,推动数字赋能,打造高水平法治文化策源地。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应用,办理网上立案4807件,在线庭审1446次,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一网通办”。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终本清仓”,1126件案件经网络查控先后执结。坚持人防与技防并重,配备专人秘钥完善案款发放等线上审批流程,定期开展上诉卷宗移送、案件归档检查,全力防范风险隐患。认真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运用信息系统,加强办公用品申领、公务出差报销等工作审核,切实实现节能增效。

六、从严管党治院,锻造让党放心司法铁军

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激励全院干警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全面提高法院队伍现代化建设能力。

持之以恒凝心铸魂。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开展中心组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41次,以坚定初心凝聚发展力量。贯彻政法工作条例要求,就重大事项重要决策重点案件,及时请示汇报。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构建“1+8”党建工作矩阵,《南京新风》多次宣传报道。扎实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配合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赓续红色血脉,《一只梨子》《那一天》等情景剧、办案故事获全市法院一等奖,“三融三促”英烈精神育人工程入围全省法院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区法院政治部获评全省法院教育培训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检视,组织干警参观廉洁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馆,常态化开展院领导巡查、审务督察、司法巡查,推动廉洁自律意识深入人心。端正司法作风,及时纠正接待当事人态度生硬、着装不规范等“小事小节”,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法院政治生态。抓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填报工作,坚决落实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持续加强干警“八小时外”监督管理,筑牢思想防线。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原则,经常性开展座谈交流、谈心谈话,为干警担当作为解除后顾之忧。

不断锤炼过硬本领。着力提升将公正司法落到实处的能力,搭建“雨花石”“众智讲堂”等平台,开展自办培训122次,226人次上台分享经验,促进全院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关注青年干警成长,组织新进人员轮岗锻炼,为青年法官指定导师,举办警务技能培训,不断储备后备力量。积极参与援青工作,帮助青海共和法院执行工作取得突破,获省法院通报表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持续开展办案竞赛、技能比武,28篇调研成果在国家级、省级平台发表获奖,5个集体、49人次干警受到区级以上表彰,全院干警实干笃行、奋发有为,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各位代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区法院向区人大专题报告优化营商环境府院联动机制运作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件、政协委员提案1件,邀请代表委员、检察机关监督、见证审判执行活动321人次。区检察院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共同维护司法公正。87名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陪审262件,举办劳动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新闻发布会8场,以法治保障人民权益,靠人民维护法律权威。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离不开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区政府和区政协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党政机关和各位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区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区法院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现代化理念还未树牢,服务大局的能力水平有待提升;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效果还不显著,实质解纷举措需要夯实落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力度还不够,司法工作同人民群众新期待仍有差距;队伍监督管理仍有薄弱环节,从严管党治院举措还要更加有力。对此,我们将努力改进,也恳请各位代表和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和监督!

 

今年工作总体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区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发展目标,坚持实干为要、担当作为、改革进取,以坚定恒心服务“打造新滨江、建设数字城”。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进一步推进法院高标准建设。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持续深化政治机关建设,以高度政治自觉做实法院各项工作,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努力以法院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的雨花篇章。

二是坚持服务大局,进一步保障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审判法庭、南京数据资源法庭建设工作,服务全区打造新质生产力集聚区,为数字生态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护航提升基层本质安全水平。

三是推进改革赋能,进一步满足群众高品质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机制和管理机制,依法及时准确回应群众诉求,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司法活动的满意度,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宜商宜业家园。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实现队伍高素质锻造。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院,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引导干警时刻绷紧克己奉公、清正廉洁之弦。树立选人用人鲜明导向,强化干警关心关爱,为干警提供多样化能力提升平台,不断增强队伍履职能力。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区法院将在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正确司法政绩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改革图进,为全区发展大局贡献更大司法力量!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