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南京晨报》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创新司法举措 全力保障老年人相关权益
日期:2024-10-11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10月11日上午,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召开老年人权益保护品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相关工作机制建设情况及典型案例。

据了解,该法院推进适老诉讼服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将适老理念融入涉老案件办理工作全流程,不断延伸司法关怀触角,为老年群体打造专业化、人性化及精细化的诉讼服务。适老诉讼服务工作,重点围绕关涉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婚姻、继承、监护、赡养、居住权、金融理财以及适老化改造等涉老案件开展进行。

此外,在硬件方面,为了更好的保护老年人保障老年群体院内通行安全、便利,定期排查院内妨碍通行的路障并及时妥善排障,做好公共通行区域防跌、防滑的日常维护工作,有条件增设无障碍通道,保障轮椅等载具正常通行。还搭建老年群体入院“绿色通道”,为老年群体在安检、身份核验等入院流程中提供便利,设立老年群体立案、咨询服务窗口,为老年群体提供诉讼流程引导、材料告知及法律咨询等服务。

不仅如此,院内还配备老花镜、放大镜、轮椅、拐杖、扩音器等辅助工具,适当增大院内张贴或放置的材料提示、文书模板等材料文本字号,并配置医用急救箱、AED等急救设备和葡萄糖、降压药、速效救心丸等常用药物。记者还了解到,为到院参讼的老年群体提供温馨休憩空间,该法院还配置饮水、保暖等设施设备,放置契合老年群体特征的普法材料,并灵活运用画报、音视频等多元载体,传播优秀法治故事或者德育故事,渲染“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以和为贵”“依法维权”“法德同行”的浓厚氛围。

在工作机制方面,该法院在涉老案件立案审查阶段,结合老年当事人的年龄、智力、健康等情况,对老年当事人的诉讼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分为较弱、一般、良好三个等次。重点关注诉讼能力较弱、一般的老年当事人,并为其提供适宜的立案协助服务。对诉讼能力较弱且确有特殊情况的老年当事人,可视情况允许其口头起诉。

在涉老案件立案审查阶段,及时问询老年当事人接收电子诉讼材料的能力,并给予恰当指导,必要时指派工作人员上门送达或收取相关诉讼材料。对符合条件的老年当事人,帮助其办理诉讼费缓交、减交或免交等手续,减轻其诉讼维权成本。

此外,建立涉老案件庭前沟通机制,告知老年当事人来院参诉需携带的证据原件、载体等诉讼材料,并提示诉讼程序的各项要求,最大程度减少老年当事人的奔波诉累。

在涉老案件审结后,及时做好判后答疑、法理释明、心理疏导等工作,并视情况建立老年当事人诉讼档案,将需要重点关注的老年当事人的身体状况、居住情况、子女情况、紧急联系人等情况记录在案,以便定期跟踪回访。与此同时,该法院积极推动与司法局、民政、妇联、街道及社区等单位携手成立“老年人保护联合体”,构建信息共享机制,以动态关注辖区内老年群体的司法需求,为辖区内需要重点关注的涉诉老人提供全方位关怀和保护。还进一步加强与法律援助机构的协同合作,对诉讼能力较弱、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困难老年当事人,主动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

值得一提的是,该法院还积极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的普法活动,依托巡回审判、网格审判等平台,深入社区、老年大学、养老院等老年人集中的场所,采取以案说法、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涉老年人结婚、离婚、赡养、监护、遗嘱、保险、防诈等主题讲座,提升老年群体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同时,积极培育适老诉讼服务典型案例,加强适老诉讼服务调研课题研究,积极与党校、高校等单位开展合作共建,推动适老诉讼服务工作的体系化建设及经验推广。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