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动态
|
近期,雨花台区法院化解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充分平衡双方利益,助力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2018年7月,某酒店管理公司租赁了位于雨花台区南京南站附近某商业中心的多处房屋用于连锁酒店经营,并与房屋业主马某签订为期六年的房屋租赁合同。2020年以来,因受疫情持续冲击,酒店经营严重亏损,多次出现逾期支付租金的情况。2022年4月,双方约定提前解除房屋租赁合同,酒店管理公司结清所有逾期费用,并将房屋恢复成初始的毛坯状态交付给马某。
交付当日,双方却对房屋的交付毛坯状态产生较大分歧:马某认为房屋拆除装修后被多处破坏,不符合约定的退租交付标准,拒绝收房,在场的酒店管理公司经理张某则认为已经将房屋恢复为初始的毛坯状态,双方产生激烈矛盾,沟通陷入僵局。2022年6月,马某诉至雨花台区法院,要求酒店管理公司将房屋恢复至初始的毛坯状态交付,补缴各项拖欠费用,并支付逾期交房产生的损失。
雨花台区法院韩法官受理此案后,迅速与当事人进行电话沟通。为尽快打破僵局,避免矛盾激化升级,韩法官组织双方“面对面”约谈。经过对案件证据逐一梳理分析,双方对立情绪逐渐缓和,均表示仅对房屋交付标准以及逾期交付产生的损失存在争议,酒店管理公司更是如数补缴了各项拖欠费用,双方态度的转变为纠纷后续化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进一步查清事实,审判人员前往案涉房屋实地查看,经勘察房屋内部虽然有部分损坏,但仍满足一般意义上的“毛坯”状态,符合双方约定的退租交付标准。韩法官随即向马某释明了案涉房屋状态,指出其若坚持拒绝收房,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庭审当日,马某将相关证据一一呈上,与酒店管理公司负责人当面对峙。经核查,房屋现在的状态确实与初始的毛坯状态存在一定差距。酒店管理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并非恶意违约,近两年酒店常处于歇业状态,提前退租也是无奈之举,公司现在也在努力寻找新出路,希望马某能给予一定宽限,缓解眼前的资金压力。
为尽可能将双方损失都降到最低,同时帮助受到疫情不良影响的小微企业纾困解难、重获生机,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承办人迅速厘清办案思路,适用调解的方式引导双方当事人能够理性面对矛盾症结,相互体谅、各让一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经过承办人情法交融的耐心沟通,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酒店管理公司当庭支付房屋损坏赔偿5000元,马某按约收回房屋。
面对当下小微企业步履维艰的局面,雨花台区法院积极落实“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具体要求,在平衡好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实质性化解纠纷。让困境中的小微企业得以“喘口气,再出发”,也为辖区营造健康稳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