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特色亮点工作“希望树”
|
4月29日,雨花台区法院在一起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首次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帮助父母当好合格家长,护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夫妻双方斗气闹到法院,谁也不愿抚养孩子”“离婚后一方为争夺抚养权而私自藏匿孩子”“父母在法庭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后,仍不能妥善处理抚养等相关事宜”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法院在审理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纠纷案件中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引导当事人提升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雨花台区法院铁心桥法庭集中审理全区少年及家事案件,全庭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依据文件要求,进一步延伸细化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内容,将关爱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融入审判、调解全过程,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同时,定制“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宣传折页并展示在法庭的综合窗口,供当事人取阅学习,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在一起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原、被告双方均同意离婚,但在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及财产分割问题上分歧较大,僵持不下。案件承办法官雨花台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莉莉适时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对原、被告双方及案涉未成年人分别开展心理疏导及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父母及孩子正确面对离婚事实。
经一系列专业心理分析评估,郭莉莉专委发现孩子之所以陷入不利成长环境、性格出现偏差,主要系因家庭矛盾尖锐,父母双方时常相互指责、推搡,不顾及孩子感受及情绪。这类不和谐情形,很容易导致离异家庭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最终无法挽回,发现问题后,郭莉莉与专业心理咨询师一道,及时向父母双方释法析理、耐心劝解,着力帮助当事人认识到和谐的夫妻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最终基于对孩子共同的爱,案件双方当事人均做出让步,在未成年人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上达成和解。
为进一步引导离婚案件当事人正确处理婚姻自由与维护家庭稳定的关系,关心、关爱未成年子女,关注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对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行为进行早期预防,案件承办法官郭莉莉在本案调解书后以附件形式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这既是一份要求离婚父母依法履职的责任书,亦是一份呵护未成年人健康的劝诫书,从坚持保护、加强保障到解决问题、强化预防,为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作出努力,充分彰显司法温度。
护“未”成长,父母首责。今后,雨花台区法院将继续秉持“接纳、包容、文明、希望”的未成年人家事审判工作理念,深耕“希望树”家事审判品牌,持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行动,突出工作重点,依托真实案例向离婚案件当事人提示和强调有关内容,引导监护人提升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