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专栏 >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雨花台区法院一案例在“诉源治理与‘宁’同行”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奖
日期:2024-07-09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近期,南京中院举办了“诉源治理与‘宁’同行”主题征文活动。经组织专家评选,雨花台区法院一篇案例入选“优秀案例”。

 1720487664612012053.jpg

这是一批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某设备公司因部分股东突然撤资,企业资金吃紧,从2023年陆续出现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65名员工工资被拖欠导致生活困难,涉及各类款项等共计1081.7万元。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23年8月,有32名员工诉至雨花台区法院,剩余33名员工处于诉讼观望状态。本着“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雨花台区法院立案庭立即对这批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启动诉前研判,通过对案情和证据的梳理发现,案涉公司虽欠债过亿元,但生产、销售等经营状况未受到深度影响,特别是新订单和意向订单较多,一旦渡过难关前景仍然向好。若涉及群体性劳资纠纷诉讼,其企业信誉必然受到严重影响。如何运用司法力量既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保障企业营商环境,考验着法官的司法智慧。

为从源头防治、从实质解纷,立案庭在陈昊阳庭长的带领下,及时与案涉公司及65名员工的代理律师进行深入沟通,公司负责人表示员工工资之所以出现拖欠,主要是因为前期资金链断裂导致现在融资困难,现已与一家上市公司达成初步融资方案,且明确承诺要将解决员工工资问题放在第一位。同时,大部分员工也表示已在公司工作超过10年,之前效益一直较稳定从未出现拖欠工资情况,虽然有诉讼意向但仍对公司抱有希望。趁热打铁,立案庭即刻组织各方共商解决方案,在充分征求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65起纠纷“先调后撤,一并处理”的工作方案,案涉公司也在法院的督促下给出了明确的工资支付方案。最终,32名劳动者与该企业签订诉前调解协议,其余33名劳动者则主动申请撤诉,表示愿意留在企业继续工作。企业面临的信用危机、人力危机得到实质性化解。

2023年底,案涉公司找到了新的资金来源,企业渡过难关,“起死回生”,2024年2月,雨花台区法院再次回访企业,了解到该公司已经在春节前支付员工工资五百万元,剩余款项将在一个月内支付完毕。涉及65名员工的劳资纠纷平稳处理,不仅及时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实现劳动者和企业双赢。

这起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雨花台区法院落实推进诉源治理工作的有力举措,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雨花台区法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坚持能动履职,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诉源治理工作体系,努力将矛盾纠纷治理在源头、消化在基层、解决在诉前,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