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江苏经济报》历时两年打破“骨头案”僵局,执行人员怎么做到的?
日期:2020-11-11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清理长期未结案件是法院“四清”专项执行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对于新案,长期未结案件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案情复杂,执行难度大,考验着执行人员的智慧与耐心。在一起返还财产“骨头案”中,面对棘手的案情,南京雨花台区法院执行人员及时调整思路、深挖细查,不遗余力追踪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成功打出一记漂亮的重拳。

这是一起所有权确认纠纷案,申请执行人葛老夫妇系被执行人孟某的公公婆婆,孟某与葛老夫妇的儿子葛某办理了婚姻登记但还未举行婚礼,由于葛某突发疾病离世,葛老夫妇与孟某遂因相关财产的所有权纠纷诉至雨花台区法院。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孟某向葛老夫妇支付购房款、婚礼婚宴筹办款等费用共计258.9万元。可是,孟某在判决生效后迟迟不履行给付义务,葛老夫妇2018年9月申请强制执行。

回忆起案件的执行过程,执行人员徐刚刚不禁感叹:“过程一波三折,充满艰辛。”

前期网络查控,结果是孟某名下的房产及车位均已高价抵押给他人,导致无法处置,其银行账户上也仅剩6000元存款。随后实地走访,执行人员更是连吃“闭门羹”。

凭借长期执行实战中积累的办案经验,徐刚刚敏锐地察觉到孟某存在转移财产的可能性,“必须重新梳理案情,调整思路,不留死角去挖掘被执行人的可供执行财产,最大限度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

尽管阻碍重重,但并非一无所获。经过频繁沟通调查,执行人员获取了孟某存在隐匿、转移财产的可靠线索。根据银行流水显示,孟某名下的某银行账户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仍有大额资金进出,但她既未向法院申报,亦未支付给申请执行人。为倒逼其履行义务,执行人员立即对孟某采取限高、纳失等强制措施。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经核实,孟某在执行立案前就已出境,一直未归,案件执行又一次陷入僵局。

孟某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给经历丧子之痛的两位老人又增添了一道伤口,他们因而闹访不断,言辞激烈,这宛如一块石头沉重地压在徐刚刚的心上。在做好对老两口安抚工作的同时,他尝试从案件的蛛丝马迹中另辟蹊径,寻找新的突破口。经过与两位老人的反复沟通,他得知葛某生前购买了两份商业保险,孟某作为配偶应享有受益权。

新的财产线索让案件出现了转机。执行人员立即前往投保公司核实情况,果不其然,身在境外的孟某曾向投保公司要求给付保险赔偿金,但因其未能到现场办理相关手续而暂缓赔付。徐刚刚当场向投保公司送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成功执行到位10万余元。

同时,法院也没有放松对孟某恶意隐匿财产、逃避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密切配合,于2020年9月由公安机关以涉嫌拒执罪对被执行人孟某展开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本案最终虽以“终本”方式结案,但后续的立案侦查工作将为案件下一步执行找到新的突破口,法院执行人员也将坚持不懈继续查找财产线索,争取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早日兑现。

2020年9月以来,根据南京市法院“四清”专项执行行动的各项要求, 雨花台区法院将清理长期未结执行案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实抓牢,严格落实三项举措,促使长期未结案件数量稳步下降。

该院充分发挥每周执行例会的作用,对长期未结案件逐案过堂,按照执行团队进行划分,明确承办人、督办领导,各执行团队根据案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和难点详细制定清案计划,拟定结案时间,每周汇报案件办理进度,确保清案实效。

长期未结案件大多是因案情复杂、被执行人履行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针对此类案件特点,执行人员坚持认真调研总结、审慎考量,在执行难点、痛点、堵点上主动发力,努力寻找出最优的执行方案,力争达到双方当事人满意、社会和谐稳定的双赢效果。

该院还制定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未结案件滚动台账,进行动态审限管控。每周进行数据评析和通报,妥善处理好清理进度与清理质量的关系,减少案件“边清边积”的现象,促进清案工作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技术支持:南京先行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