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解决不了怎么办?上法院!法院往往是人们解决争端的最后期待,而立案庭则是进入法院的第一条线。春节放假后的第一天,雨花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一共受理了21起案件。立案庭是个什么样,立案庭的法官是怎样进行工作的?
昨天,记者来到雨花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亲身体验了一把立案庭法官的工作。
进入法院的第一道关口
昨天上午九点,记者来到雨花台区人民法院。经过安检,穿过长长的走廊,记者来到立案庭。
立案庭和银行的柜台很相似,一排玻璃窗,法官们坐在玻璃窗口后面,等待为群众服务。角落里摆着急救箱和伞,这是为前来起诉的市民准备的。
刘虹现年48岁,已经在法院工作了近30年,2008年开始负责立案庭的工作。“有群众来了,首先我们要了解他的情况,有什么样的纠纷,之后我们再指导他诉讼。”刘虹介绍,有的当事人请了律师,一切都好办。有的当事人经济状况不好,没钱请律师,这时候立案庭就得指导他写起诉状,为此,立案庭还设置了专人指导写起诉状。法官们都把立案庭戏称为百姓进入法院的第一道关口。
立案现场教当事人写字
正在刘虹向记者介绍基本情况的时候,一位大姐来到立案窗口前。大姐情绪非常激动,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连珠炮般开始诉苦。记者站到刘虹的位置上,一本正经地接待起这位大姐。然而,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的记者一下就露了怯,面对情绪激动的大姐,只会一个劲儿地劝:“您慢慢说,不要急。”
见状,刘虹立刻上前,递上一张小小的纸巾,瞬间就平复了大姐的情绪。这位大姐的母亲育有三个子女,之前,儿子承诺会替母亲养老送终,也因此得到了母亲的房子。可如今,儿子却开始嫌麻烦了,不愿意再独自承担赡养母亲的责任了。为了这件事,兄妹间闹得很不愉快,甚至还动起了手。
后来,母亲提出:去养老院养老,由三个子女承担费用。但是,除了大姐以外,没有人肯出这笔钱,于是,大姐便在母亲委托下,上法院来打官司了。
大姐情绪激动,语速很快,刘虹耐心地一条一条询问,指导她如何写起诉状。大姐的起诉状上没有写起诉讼请求,见状,刘虹拿来一张纸,按着大姐的想法帮她写好,让她誊抄。
“‘四’怎么写?”大姐一时连很简单的字也不会写了,刘虹拿过那张白纸,在纸上一笔一画端端正正地写了个“四”字,递到大姐面前。这下子,大姐不再焦急,踏实地抄起了诉讼请求。
好法官还得会点心理学
一上午,立案庭来了一拨又一拨的群众。刘虹说,首个工作日的上午,她一直忙到了12点多,平时工作有时能忙到下午一点多,如果赶上中午要开会讨论立案,那就连休息的时间都搭进去了。“我们有七天的立案时间,在此期限内,所有案件都要有个答复”。
正聊着,一个年轻女子抱着孩子气冲冲地进来了,后面的男子一脸愁容。一了解,小两口的孩子还不满周岁,春节两口子在家吵了架,这是来闹离婚的。这一次,记者有了经验,上前就让对方出示诉状、证件等物。这时,刘虹悄悄拉住了记者,一脸笑容地对年轻女子说:“别气别气,大过年的,都消消气。”
之后,在刘虹耐心安抚下,女子和丈夫间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经过一翻了解,刘虹发现小夫妻俩并没有什么大矛盾,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妻子要离婚,丈夫不同意。
“你看你老公对你多好,你说上法院他就上法院,你说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听你的话”,刘虹打趣年轻妻子。她摆出居委会大妈的样子,给妻子细细地说老公的好处,一番劝说后,妻子竟打消了离婚的念头,夫妻俩抱着孩子欢欢喜喜地回家了。
看着离去的小夫妻,刘虹说,立案庭还是个“心理辅导机构”。有的当事人败诉,来立案庭哭诉,这时候,法官们就担当起知心大姐和知心大叔的角色,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开导。
“透过小窗口,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刘虹是2008年到立案庭工作的,她告诉记者,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其实很多当事人会将立案庭当作发泄情绪的场所,法官受委屈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一个劳动纠纷的案件,当事人被判败诉,情绪激动之下来到立案庭,拿起凳子就砸进来,还好没砸到人”,刘虹有些后怕地说。当然,动手的人并不多,一年中会遇到几个,但是,张嘴骂人的不少。
“这样的委屈太多了,其实也能理解。”刘虹说,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谁又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呢。当然,受了委屈的她们,也需要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
“怎么调节?喝口水呗,或者跟同事说个话。”刘虹说,这个岗位她干了6年,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干过的人知道,不过,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听着别人的故事,她体会到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多了,听多了,到了自己身上,一切都看淡了,反而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