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雨法益企行 | 司法审查显温度,雨花台区法院巧解"账目迷局"助企纾困护民生
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被认定拖欠员工工资434万元,某文化科技公司坚称已支付200万元薪酬却拿不出凭证...当人社局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场看似无解的"僵局"却在法院司法审查阶段迎来转机,法官在30天内抽丝剥茧,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让深陷困境的企业重获生机。

434万元欠薪背后的“难题”

2024年末,雨花台区人社局接到劳动者投诉,反映某文化科技公司存在严重欠薪问题。经调查核实,该公司因经营不善,已拖欠67名员工两年的工资共计434余万元。区人社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责令公司足额支付。然而,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仍拒不履行,区人社局考虑到进行行政处罚并不能有效解决劳动者工资问题,遂依法向雨花台法院申请行政非诉执行。

案件很快进入司法审查阶段,速裁庭顾洪铭法官带领的审判团队受理该案后,迅速与该文化科技公司取得联系,公司负责人承认确实存在欠薪,但在劳动者投诉后,实际已陆续支付了200余万元的薪资,但因公司账目混乱、员工频繁离职等原因,实在拿不出有效凭证向人社局申请减少金额。“当下公司经营着实困难,资金都快转不动了,这200万元我们真的没法承担。”

1759111105405005480.png

200万的现金流几乎是维系该文化科技公司继续经营的命脉,且该公司作为辖区内较大规模企业,背后还牵扯多家关联公司,如果直接支持人社局的申请,很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关联企业震荡、剩余员工面临失业风险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一边是劳动者的"血汗钱",一边是困境企业的"生命线",如何平衡,成为摆在审判团队面前的一道“考题”。

府院联动高效破僵局

“不能这样简单机械的认定原申请金额!”顾洪铭法官带领审判团队主动与人社局进行沟通对接,双方以联席会议的方式,围绕"保民生"与"护营商"双重目标,共同梳理案件争议焦点。人社局提供企业社保缴纳、工资支付记录等数据,审判团队分析企业账户流水与经营状况,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大家一致认定直接按原定申请金额强制执行将很可能导致企业停摆,需重新核查案件标的,在守住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给企业“喘气”的机会。

但文化科技公司薪资支付情况复杂、财务账目混乱,如何在短时间内厘清账目,则成了破解难题的最后障碍。

1759111141074065555.jpg

考虑到时间短、任务重,区法院迅速联手区人社局、文化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组成核查专班,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类核查银行批量转账、企业自行转账、其他诉讼执行等多个薪资支付渠道,梳理出200万元支付凭证,再与欠薪员工的工资表逐一核对确认。经过近两天的不懈奋战,终于将涉及700余笔、总金额434余万元的待执行款项核查完毕,最终确认该公司已实际支付工资240余万元。

助企纾困与护航民生的双向平衡

1759111164806062649.jpg

雨花台区法院依法支持区人社局将已履行金额从原行政处理决定书中予以扣除,准确锁定剩余待执行款项。既确保了行政决定的执行力,解决了劳动者的急难愁盼,又避免了企业因信息不对称或账目混乱导致的重复支付负担,实现了劳动者权益保障、企业纾困解难、社会和谐稳定的“双赢多赢共赢”良好效果。

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表示:"这个方案真是救了我们,感谢法院和人社局的付出,剩下未支付的工资我们定会尽快补上”。

从“强制执行”到“携手破局”,这场司法实践生动诠释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既让劳动者“劳有所得”,也让企业“留得青山”,实现了助企纾困与护航民生的双向平衡。下一步,雨花台区法院将继续深化涉企案件灵活处理机制,推动更多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诉前,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