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动态
|
本月,雨花台区法院执行局高效执结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自10月16日立案起,到10月19日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总用时不到3天,既快速兑现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被执行人及其孩子的正常生活,获得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2024年上半年,王某与李某经法院调解离婚,调解协议约定婚生子由父亲王某抚养,母亲李某每月支付300元抚养费;双方共有不动产归王某所有,王某向李某补偿60万元,于2024年9月、2025年1月分两期履行;若有任一期补偿金未按时履行,则李某有权就全部未履行金额申请强制执行,且王某应另行支付违约金10万元。至2024年10月,王某逾期未履行第一期补偿金。李某遂于10月16日依据调解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王某一次性支付补偿金及违约金共计70万元。
由于案涉执行金额较大,执行立案当天,法院依法查询冻结王某名下银行卡及电子支付账户,同时将其名下分别位于南京、马鞍山的两套房屋依法查封。因当事人双方刚离婚不久,矛盾还很大,互相都不愿与对方沟通,申请执行人李某坚决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王某名下财产。案件承办执行员只得分别联系王某及李某了解案件情况,并适时从中协调,寻找双方关系僵局的突破口。
经与被执行人王某沟通后,执行员发现,电话那头的王某担心的并非自己将要被执行的财产,而是其在学校的儿子。王某与李某的儿子今年15岁,在某国际学校念书,一直以来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几乎全部由父亲王某一人负担,儿子在校一切开支均绑定了王某的个人账户,王某得知名下账户被冻结后,唯一担心的是儿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受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是应当被首先保障的,经对查扣财产的初步评估,及与申请执行人李某沟通后,执行团队第一时间将王某名下银行卡及电子支付账户解封,供孩子正常使用。
执行团队的做法诠释着理解与信任,也正因如此,执行员找到了双方僵局的突破口——孩子。王某向执行员道出心声,为了不让孩子伤心,他一直向孩子隐瞒了离婚的事实,被查封的房产住着自己年迈的父母及孩子,一旦被执行,怕受伤最深的还是孩子。而李某也一直生活在孩子身边,维护着孩子心中的“家”。执行团队决定接力守护孩子,经申请执行人李某同意,暂不对被执行人王某采取其他强制执行措施,给予其时间自行筹借钱款。
短短2天后,10月19日,王某便与执行员取得联系,表示已筹借到15万元,想先履行部分执行款。当天下午,双方当事人共同来到法院,在执行团队的主持下,王某将15万元现金交付给申请执行人李某,并表示愿意于2025年12月前分期履行剩余款项。申请执行人李某作为孩子的母亲,亦不愿孩子在父母的纠纷中受到伤害,对于被执行人王某提出的履行方案表示认可。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和解,案件顺利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