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高效解决忧“薪”事 | 帮26名残疾人职工找回缺失的工龄
日期:2024-09-04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临近退休年龄却发现,职工社保缴存出现断层,9年工龄的缺失,将直接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减少,怎么办......

汤某等26名残疾人系某金属加工厂的职工,该金属加工厂的前身为某福利工厂,从过去的福利工厂到现在的金属加工厂,这26名职工的累计工龄都已超过20年,但由于单位合并、更名等原因,2004年之前,金属加工厂未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也未缴纳社保。社保缴纳年限减少,造成工龄缩短,将直接影响退休后养老金的减少。考虑到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24年7月,汤某等26名职工向雨花台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要求根据实际入职时间,确认2004年之前与金属加工厂的劳动关系,补缴社会保险。区检察院于2024年8月4日支持起诉。

雨花台区法院立案庭收到这批劳动争议纠纷后,立即进行了诉前研判,通过对案情和证据的梳理发现,由于时间久远、人员变动、档案尘封等诸多原因,举证成了难题。其中有两名职工系1995年入职该厂,需在今年八月底办理退休手续,时间上已是迫在眉睫。若案件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在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上将大打折扣,同时,纠纷事关职工的重大切身利益,是现实的民生问题。经立案庭联系双方当事人确认调解意向后,决定启动诉前调解快速化解纠纷。

1725415289882040250.jpg

1725415342423026021.png

时间紧,任务重,顶着烈日高温,雨花台区法院立案庭庭长陈昊阳、区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曹娟以及人民调解员韩建龙老师一同前往金属加工厂开展实地调查,与工厂管理层深入沟通,详细了解纠纷背景和争议焦点,并对26名职工档案进行细致的查阅核实。

在工厂的档案库房,每一本档案袋都按照规定整齐排列,从员工的基本信息、工作记录到健康状况,所有资料都被妥善保存。资料虽齐全,但收集起来并不轻松,26个人近十年的工资发放凭证、考勤记录分散在各个档案袋、挨个整理、核对着实不易。为尽快给职工们一个交代,陈昊阳庭长和曹娟主任耐心指导工厂管理人员,从大量档案材料中翻阅、梳理、查证、复印,逐一整理出每人的工资单、考勤表,并对其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了严格审查,尽可能将证明26名职工2004年之前劳动关系的证据搜集到位。

“看到这些厚厚的材料,才知道帮我们做了这么多事,太感谢了!”在向职工们核对调查收集到的证据时,他们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法检工作人员的诚挚谢意。

1725415399801076840.png

1725415433235029914.png

同时,为更全面地了解案件情况,及时安抚职工们的焦急情绪,陈昊阳庭长、曹娟主任及人民调解员韩建龙老师还与涉案的残疾人职工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他们面临即将退休和马上要退休,对法律及社保知识了解的也不够,心情是非常焦灼的。”在工厂的会议室里,大家耐心倾听职工们的诉求和经历,详细记录下每一个细节,确保职工的声音能够被公平公正地反映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检人员的亲切沟通,人民调解员的适时介入,让法律更显柔性温度,不仅让残疾人职工切身感受到了关心与尊重,也为法院提供了第一手的案件资料,助推案件高效化解。

调查结束后,法检工作人员与公司法定代表人进行了反馈,详细说明了调查结果,包括档案审查发现的问题、与员工交流的关键点,以及在劳动法框架下对工厂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的改进建议,鼓励工厂管理层继续优化工作环境,确保残疾人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也强调了预防类似劳动争议纠纷的重要性,倡导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目前,经过法检两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涉及两名今年八月底退休职工的案件已优先调解结案,社保部门为其补办了社保登记手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剩余的24名职工的诉求也正逐步得到依法落实。

这起群体性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成功化解,是雨花台区法院助推诉源治理工作的有力举措,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雨花台区法院将继续坚持“如我在诉”的工作理念,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实质解纷为目标,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殷切期盼。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