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激“Young”青春 雨法同行 | 我在法院“小儿科”搞副业
日期:2024-05-09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引导青年干警在奋斗中激扬青春,在奉献中砥砺前行,近日,雨花台区法院参加了全区“‘两全两新’新雨花中的青春担当” 主题分享会活动。比赛中,雨法青年以生动有力地故事讲述,刻画了新时代法院干警实干担当、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出为雨花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心与决心。现将参赛的优秀演讲稿刊登,激励广大青年干警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青春答卷。

 

我在法院“小儿科”搞副业

讲述人:袁晓珺 铁心桥人民法庭

1715046430417001399.jpg

春节假期,亲戚们来我家串门。我正在堆满文件材料的书桌前埋头苦干。小侄女探头探脑地过来问我“小姨小姨,你在干嘛呀?”“我呀,写剧本呢!”小侄女立马兴奋地跑出去嚷嚷“妈妈妈妈,小姨在搞副业呢!” 

什么“副业”呀,我可是在认认真真搞事业啊!

五年前,为了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工作,雨花台区法院铁心桥人民法庭开始受理全区的少年家事案件,铁心桥人民法庭也因此被大家称为雨花台区法院里的“小儿科”。五年来,我们不仅术业专攻,更是成长为直播喊麦、心理咨询、讲座宣教各种技能信手拈来的“小儿科医生”。

有时我是“网络主播”

“张妈妈,张妈妈,能看见我吗?信号好不好呀?”这是一件因为小朋友在游玩过程中发生碰撞而产生的侵权纠纷。开庭前,原告小朋友的妈妈向我打来了电话“小袁法官,我还在老家,太远了没法过来,会不会耽误事儿了呀?”“没关系,我们可以组织线上的听证和庭审,绝对不会耽误!”我立即化身“网络主播”,通过在线听证抓住双方诉求和争议焦点,再与双方当事人“背对背”沟通,初步拟定调解方案。最终,在我的主持下,该方案获得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在线就签订了调解协议。

近年来,雨花台区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网上立案、在线调解、云端送达、网上庭审等一系列网上诉讼服务事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有时我是心理咨询师、家事调查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

丁某和陆某离婚时约定小陆由父亲陆某抚养。2022年,丁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儿子的抚养权。法庭上,双方争执不休,情绪非常激动。我立马拿出自学的心理学知识化身心理咨询师,安抚双方情绪。为了深入了解案情,我又化身家事调查师,通过面谈、走访,对双方家庭关系、工作财产状况,特别是孩子的身心健康进行调查评估。原来,小陆被诊断为多动症,父母因为孩子是否应该用药发生分歧,互不让步。于是,我又化身家庭教育指导师,根据家事调查和心理疏导中发现的问题,对当事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化解了矛盾,案子以调解圆满结案。

近年来,雨花台区法院依托“希望树”家事审判特色工程,充分运用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多项机制化解矛盾,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有时我是小小老师

作为法院“小儿科”的“医生”,我深刻的体会到做好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和我的同事们走进了雨花台区多所中小学,也常态化邀请孩子们走进法庭,为他们送上 “沉浸式”的法治体验之旅。为了取得更好的宣教效果,十八般武艺那都是要学习起来的。课件、PPT都是我的基本功,组织模拟法庭、设计互动小游戏、编写法治短剧剧本才是我作为法治课堂小小老师的“武林绝学”。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趣味课堂,为青少年系好第一颗“法治纽扣”。

做好少年家事审判工作,引导培育良好家风,高水平推进法治建设,这中间呀,包含着各行各业的术业有道。在雨花台区法院,“副业”就是主业,主业就是我们追求一生的大事业。我们呀,既能在法庭上hold住全场,又能为青少年法治教育保驾护航,更能在雨花台区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挺膺担当。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