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院动态

我的陪审印记 | 巢秀红:用心感知,用情参与,做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日期:2023-10-13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人民陪审员被誉为“不穿法袍的法官”,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和法官一起坐在审判席上,积极参与案件审理,促进司法公正。他们在人民群众与法院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了解法院,相信法律,敬畏法律。2023年是《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实施5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及其司法解释,不断提升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认同度,雨花台区法院推出“我的陪审印记”专栏,邀请人民陪审员代表讲述他们的陪审故事。


讲述人雨花台区法院人民陪审员  巢秀红

640.jpg

今年2月,在《人民陪审员法》颁布实施5周年前夕,经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选举,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成为人民陪审员,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每天面对各种家长里短,也见过太多矛盾纠纷,不是太复杂太困难的问题,大多能在社区解决,社区解决不了的,一部分上交上级部门,还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司法程序,所以我时常想,如果把我的基层工作经验运用于司法裁判,算不算是对我社区工作的一种延伸呢?于是我在去年年初郑重地递上了成为人民陪审员的申请。

成为人民陪审员以来,我参与了2个民事案件的审理。在庄严的法庭,和法官并排坐在审判席,除了一丝丝紧张外,内心油然升起一股自豪感,但很快我就平静下来,根据审判长的指引认真履行陪审员职责。庭审中我认真听取原被告双方的陈词,认真审查证据,和另两位审判人员认真讨论案情,最后在合议庭慎重做出判决。那一刻我觉得陪审员的职责是多么神圣、多么光荣啊!

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我也详细了解了法庭的审判流程,虽然参加的两次庭审都没有现场调解,但我在分析案情、讨论案情和做出判决的过程中已经充分地运用了我在社区工作的实践经验,我相信我作为陪审员确实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两次庭审,不仅让我亲身感受到法庭的庄严和审慎,了解到庭审的基本知识,也引发了我对社会治理和陪审员角色新的思考。

关于社会治理的思考:情、理、法

我在社区处理邻里间的纠纷和家庭纠纷,虽也讲一个“理”字,但社区毕竟不是行政机关,不是裁判机构,我们在调解纠纷时,更多还是从“情”出发,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从事社会治理工作20多年,调解了无数纠纷,我始终秉持这一理念。而作为陪审员,虽然不是法律专业人士,但陪审员制度的设立就是为了让非法律专业的普通人以“理”来评判是非。

当了陪审员之后,我渐渐地明白了这个道理,渐渐地改变多年来在社区的思维习惯,法庭上,在“用情”之前,要先“讲理”。陪审员都不是法律专业人士,很难援引具体的法律规定去做评判,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讲理”,公道便不会偏颇。

当然,虽然人民陪审员不是专业法律人士,但是作为陪审员个体,既然要参加司法裁判,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至少应该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毕竟“讲法”和“讲理”是一体两面,并不冲突的。

关于陪审员角色的思考:陪审员、社区工作者、母亲

陪审员是一个光荣的身份,也是我非常热爱的一份工作,所以我是主动申请担任陪审员的。在成为陪审员之前,我是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了很多年,负责过民政、教育、妇联、工会、关工委甚至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积累了很多基层工作经验,尤其是处理矛盾纠纷的经验。在社区,人们都亲切地叫我“巢大妈”,居民家里大事小事都喜欢找我解决、跟我分享,但是社区里的很多问题是通过基层群众组织解决不了的,有些问题必须要诉诸法律,所以我希望我的基层工作经验能够运用到司法裁判当中,发挥一些作用,正是这一想法引导我申请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陪审员。

我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为人父母,总希望为子女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我在社区努力工作、主动申请成为陪审员,一个最原始的动力就是想通过自己十分有限但不能忽视的努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现在,我正在实现这个美好愿望的道路上踏出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在人民陪审员这个岗位上,我还是一名新兵,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虽然我满怀热情,但惟恐能力不足,给法律的公平正义抹了黑。在今后作为陪审员的工作历程中,我必须坚持向法律学习、向法官学习、向有经验的陪审员学习,努力提升业务素养。在法庭上,我必须坚持公正裁判,尽最大努力把情、理、法融合统一起来,让自己参与的每一个判决都经得起良知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人民陪审员为人民,人民陪审员人民选。我不会忘记陪审员前面的“人民”二字,也不会忘记是人民选择了我作陪审员,我惟有竭尽全力做到不失本心、公平公正、履职尽责,方能对得起“人民”二字。

法律赋予了人民陪审员神圣的权力,坐在审判席上,我当然不会忘记人民陪审员的身份,我也始终不会忘记,我不仅是一位陪审员,也是一位母亲、一名普通社区工作者,作为母亲、作为社区工作者、作为陪审员,我的价值追求是一贯的、统一的,那就是——通过自己也许十分有限的努力,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后代能够享受到我们为他们创造的无价的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

总访问量
版权所有: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
苏ICP备12076580号-1 苏公网安备320114020104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