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动态
|
在人民法院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百姓,但他们与法官一样拥有审判的权利,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向法庭传递来自各行各业的声音。庭审结束后,他们回归社会,在人民群众与法院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法院,相信法律,敬畏法律。他们就是被称为“无袍法官”的人民陪审员。
讲述人:雨花台区法院人民陪审员 贺昭生
2017年12月,我被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任命为雨花台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刚拿到烫金大红证书,我除了和其他陪审员一样,为可以在庄重威严的法庭上履行神圣职责而感到兴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怀。20多年前,我较为系统地学习过法律,并取得了法学学士学位,但因为工作关系,基本上没有从事过与法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多年来,自己心里多少也感到有些遗憾,能担任人民陪审员算是让我圆了一个梦。
兴奋之余我奔赴书店,购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全》等书籍,但打开书我又开始了惶惑。我发现,以前所学的法律知识已经远远不够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让我感到陌生,修订过的法条和我固有的认知也有了差异,还有更多的司法解释我甚至从未接触过。我开始怀疑,我能做好人民陪审员的工作吗?
然而,人民陪审员的岗前培训打消了我的顾虑。培训法官从人民陪审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到具体工作内容及要求都一一作了详细解说,我渐渐放下心中的忐忑,专心汲取课程知识。如果说,法官是定分止争和社会矛盾的化解者,那么人民陪审员则是依法参审、化解纠纷的审判参与者,司法审判工作的监督者。我们庄严地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司法意愿和需求,我们身上肩负着弘扬民主司法、促进公正司法、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权威的重要使命,是社会正义的守望者和弘扬者。
认清自己的角色后,在参审时,我坚持做到:
一、认真履行职责。
坚持开庭前查阅案卷、研究案情;庭审时,抓住争议焦点,在征得主审法官同意后适时向诉讼当事人发问;合议时,对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大胆发表意见。充分发挥来自基层、来自人民、贴近群众、熟知社情民意和善于得到当事人信赖等优势,认真履职尽责,发挥应有作用。
二、履行义务,接受监督。
岗前培训时,培训老师的一句“人民陪审员是不穿法袍的法官”,彻底震撼了我,这使我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名人民陪审员,我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遵守陪审纪律,维护人民陪审员形象,为弘扬社会正气、保障司法民主和维护公平正义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三、严守人民陪审员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参与监督的过程。在陪审活动中,除了适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求公正、重原则、说真话、守纪律外,也应对司法活动进行监督,切实促进公正司法。
四、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由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很少切身接触到法庭审判活动,再加上部分非官方自媒体不严谨的宣传报道,仍有部分社会公众对司法审判存在一定的误解和疑虑。然而,从我的参审经历来看,人大、纪检监察、新闻媒体及社会公众对审判活动的监督是全方位的,法官队伍的专业素养及职业道德我都看在眼里,我时常告诉身边的人,要相信法律,信任法官,相信司法审判的公平和正义。
担任人民陪审员,我也深深感受到基层法院法官工作的繁重和艰辛,在我的任期内,我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不断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与司法实践活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