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动态
|
2019年8月,雨花台区法院自主研发的“一体化”司法政务平台正式上线,积极探索从“事务管理”型向“效能管理”型转变的“互联网+政务”新模式。经过两年的优化完善,现已初步实现了法院日常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移动化,为司法政务管理赋能提效。
"指尖"享受"智服",让工作更方便。一体化”司法政务平台涵盖行政办公、人力资源、后勤事务、财务管理四大管理模块,共设置了25种审批流程,将原分散在不同岗位的职能有效整合,基本实现内务管理的无纸化办公。同时,在符合跨网数据传输规范和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内、外双网互通,移动端、电脑端两端同步,打破时间地域限制,随时随地保障审判执行工作。平台将各个业务流程办理环节精确到人,发起人可以催办和撤回,审核、审批未通过可以退回和补正,各节点激活时都会微信提醒,移动端和电脑端数据同步,做到各个环节高效运转、全程留痕。系统运行以来,共计完成线上审批流程14520人次,其中车辆相关审批流程使用最多,达到12762人次。平均流程办理时间缩短至1.3小时,有效提升司法政务事项办理效率。
聚焦内控管理,让规范看得见。着眼内控要求,根据《人民法院财务管理办法》、《政法经费分类保障办法》等文件要求及内控管理相关精神,“一体化”司法政务平台将信息技术与财务、资产、内控业务全面融合,将内控的原则、理念、方法、工具等通过流程再造。通过关口前移、制度先行、智慧内控和全程留痕等措施,推进后勤事务工作从“事后管”向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全程管”的转变,进一步推进内部控制体系的自动化、智能化。平台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研发重点,通过先后十几次打磨流程设置,逐步建立起统一的业务规则和管理口径。平台共划分五大类报销项目,16种支出类型,紧盯巡视巡察、审计中提出的问题,针对纸质化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发票信息填写不全、审批权限不明确等环节,反复修改流程,实现财务审核审批的闭环管理,借助信息化工具增强管理能力。
建立需求导向,提升"智管"效果。一是让事务办理更加快捷。平台以好用易用为目标,依托微信APP,干警只需轻轻一点,在手机上就可以实现请销假审批、用印申请、用车申请、办公物品申领等功能,轻松享受智能化服务。既提高了办公效率,又减少了办公成本。二是让节约能耗更易实现。平台共建设办公用品、食堂物资两个在线库房,涵盖249个物资类型,采用专人负责的方式进行库存维护,截至目前共产生6000余次出入库记录。不仅让资金和物品流向更明确,更让物资领用、采购、入库、出库情况同步数据转化,实现智能分析和数据汇总,为建设节能减排型机关提供数据支撑。三是让辅助决策更加科学。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掌握各部门的需求、预算、计划、状态等信息,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提炼,迅速地为预算执行等提供依据,使得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更加精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