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保障劳动者选择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等权益是司法机关的法定职责。为进一步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雨花台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近年来雨花台区法院劳动争议审判工作的总体情况及劳动争议纠纷典型案件。
速裁庭副庭长米玲介绍了近三年雨花台区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工作整体情况及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的主要举措,速裁庭法官马晓蕊、侯甜通报了劳动争议纠纷典型案件,并对案件进行解读。发布会由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扈文杰主持。
劳动争议案件审理工作整体情况
近三年来,受经济发展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雨花台区法院办理劳动争议案件总体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涉及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新行业、新业态的劳动关系认定等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总结全院案件办理情况,当下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从受理数量上看,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因公司经营不善导致的批量案件数增加,部分企业开展经济性裁员,引发群体性劳动争议。依据《劳动合同法》“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关系的案件数量激增。同时,新业态用工形式灵活,与传统的劳动关系存在较大差别,也是导致案件涉诉的重要原因。二是从案件审理上来看,案件呈愈发复杂态势。争议主体更加多元,起诉的主体从普通就业人员逐渐扩大至企业高管、高科技人才以及多年龄层人群,涉诉的用人单位涉及电子商务、社交通信、网络直播等平台。诉讼请求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诉讼标的显著增加。三是从办案成效上来看,案件呈现低调解率、高上诉率。劳动者对于从法律纠纷获取救济的期望较高,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无法拿出合适的调解方案,通过调解妥善解决的难度加大,同时引发劳动争议案件上诉量加大。
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的主要举措
一是加强诉源治理,多元化解纠纷。创新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雨花实践,加快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与区司法局通力协作,以劳动争议纠纷诉前调解工作为试点,构建先期诉调对接机制。联合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精细化的裁审衔接机制,促进劳动争议案件在源头上协调解决。二是优化审判力量,提升办案质量。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专业审判团队,对案件进行集中处理,每周固定召开法官会议,严把案件审判质量关。建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巡回审判机制,充分利用网格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等平台,实现办理一案化解一片的示范效果。针对批量案件、新类型案件,做好审前研究汇报工作,把握好案件办理尺度。三是延伸司法服务,承担社会职能。发挥司法引导职能,就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送司法建议、定期与企业进行沟通,督促其完善用工制度。积极服务发展大局,向企业发放企业用工体检表,定期开展普法讲座、雨法益企行沙龙等活动,促进企业自我纠错、合法规范用工。
发布典型案例
随后,速裁庭员额法官马晓蕊、侯甜先后对雨花台区法院审理的四起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进行发布,分别涉及用人单位修改奖金发放规则、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用人单位未依法进行绩效考核、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者入职存在缔约过失责任等。希望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以具体案件的“小切口”,打开规则指引的“大视角”,增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觉守法用法意识,引导当事人形成合理诉讼预期,依法理性维权,最终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互利共赢。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关系之一,健康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石。雨花台区法院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审判职能,坚持能动司法,夯实诉源治理工作成效;坚持平等保护理念,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加强司法服务保障,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助力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