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5月26日上午9点,数十位当事人陆续来到雨花台区法院第三法庭,有序办理工资领取手续。
短短一上午,执行团队向47名劳动者现场发放3000至12000元不等的被拖欠劳动报酬,共计发放17万余元,该批劳动争议执行案件全部执结。
今年3月,一批劳动争议案件同时进入法院,申请执行人多为毕业不久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被执行人均指向一家传媒公司。因该传媒公司拖欠员工劳动报酬,且已几近停业,部分公司员工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后依据仲裁裁决向雨花台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批执行案件关乎47名劳动者合法权益,雨花台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建专案团队,线上财产查控、线下调查走访,集中力量化解案件。
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传媒公司名下无任何财产可供执行,而该传媒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一名年仅22岁的在校大学生小林,其并未实际控制公司、参与运营,对公司经营现状及拖欠劳动者工资之事亦不知情。因此,执行法官联系到被执行人代理律师李某,李某表示公司正积极筹款发放工资,希望法院给予宽限期。考虑到被执行人传媒公司法定代表人小林尚在求学,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恐影响其学业,因此执行团队决定给予其一个月宽限期。
然而一个月后,被执行人不仅未筹措到任何钱款,又以各种理由请求法院继续给予其宽限期。执行法官向其提出定期逐一履行债务的方案,但该方案却被拒绝。
为防止被执行人通过注销公司或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等其他方式规避债务,执行团队立即向行政审批局发送协助执行函,请求停止对案涉传媒公司注销审批工作,防患于未然,同时通知被执行人及其代理律师将对案涉传媒公司法定代表人小林采取限高纳失等强制执行措施。
慑于司法威严,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小林及代理律师李某这次主动联系执行团队沟通履行方案。几天后,小林的父亲林某从重庆赶赴南京,表示愿意代其履行。执行团队立即组建微信工作群,搭建起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经执行法官协调,申请执行人愿意放弃部分违约金减轻被执行人还款压力,而被执行人则一次性向全部申请执行人发放所欠劳动报酬。
然而此次执行工作,还有意外收获,小林的父亲林某表示愿意继续筹款,让其他被拖欠工资,但尚未申请执行或仲裁的员工也能尽快拿到工资薪酬。5月26日上午,在执行团队的主持下,林某当场向全部47名申请执行人履行债务,随后又向部分案外人(公司员工)发放薪酬,该批量劳动争议执行案件历经2个月全部执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