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为进一步深化“百名法官进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法院”活动的开展,切实转变审判思维方式、改进司法作风,更加精准对接企业司法需求,助力“全面创新、全域高新”新雨花建设,2月3日下午,雨花台区法院组织全体员额法官深入软件谷园区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活动,雨花台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金玉出席活动,雨花台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德清及班子成员参加调研。
活动中,法官们观看了企业宣传片,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并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服务理念以及司法需求。
企业创始人及相关人员从“创业之旅”和“客户第一”两个层面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经营模式、社会经济价值,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企业目前面临的涉法涉诉问题,希望法院能够给予更多依法治企方面的指导,帮助解决堵点、难点、痛点问题。
在互动交流环节,法官代表们畅谈走访调研的所感所悟,并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就准确把握企业司法需求,切实为企业纾难解困提出意见建议。
板桥人民法庭庭长徐闽:通过今天的走访,我对公司创业经历、经营理念、远景规划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也感受了企业背后维系着大量员工的生存和无数客户的经济利益,时刻面临市场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法治是市场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法企的良性互动十分必要。作为基层法官,要有“一个案件就是一个营商环境”的意识,办案时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贯彻善意文明的司法理念,低成本、高效率的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在审判中注重总结提炼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有针对性的提供司法服务,增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风险防范意识,促进涉企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
速裁庭员额法官吕蓉蓉:今天的走访,让我感受到企业不仅仅是诉讼中简简单单的当事人,更是敢创新、有作为的市场主体。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公正的法治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就是服务工作大局。法官在办理涉企案件时,不能只是就案办案,而应从案件效果出发,尽可能兼顾各方当事人利益,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保障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同时积极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对企业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有行之有效的建议,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为辖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活动最后,黄德清院长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既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前提,也是法院发挥审判职能,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此次走访调研,为雨花台区法院更好地服务企业,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思路:
一是持续畅通沟通渠道,着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百名法官进企业”活动,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针对企业提出的法治需求,“量身定制”法治服务“套餐”,推进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等系列惠企措施落实,使司法供给更加贴合企业需求。二是主动融入中心工作,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强民商事案件审判,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转变传统审判思维,在审判中学会运用群众工作法,主动靠前解决企业矛盾纠纷,引导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为“全面创新、全域高新”新雨花建设添砖加瓦。三是深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水平。通过深入走访企业,“零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学习借鉴创业企业员工的拼搏精神、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听取企业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坚守为民情怀,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和更加过硬的能力素质在新时代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