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自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以来,雨花台区法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板桥人民法庭为样本,从网格巡回法庭、网格乡风法律驿站开始探索构建各有侧重、特点鲜明的法治化网格。红太阳网格云享法庭、软件谷知识产权网格云享法庭将逐步打造完成,从而推动形成“一体多维,两元融合”的“网格云享法庭”工作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诉源治理新格局。
板桥人民法庭自2019年开始,先行先试,充分发挥驻地优势,不断夯实网格巡回法庭、网格乡风法律驿站、法官工作室三个载体建设,发挥共享功能,把矛盾吸附在网格,化解在当地。
一是打造“三个平台”,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充分发挥板桥街道孙家社区网格巡回法庭驻点优势,通过开展诉前调解、定期培训、开设法治讲堂等方式,为网格内纠纷化解提供常态化司法服务,积极引导居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在辖区内四个街道设立“法官工作室”,积极开展“审务进基层,法官进网格”工作,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主动对接辖区街道网格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等工作。疫情期间,利用法官工作室平台,服务网格疫情防控的同时,将收集到的劳动用工、房屋租赁合同等热点法律问题研究并整理出相关法律意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发放给受困企业及辖区群众,为企业及群众解决燃眉之急。积极打造“网格乡风法律驿站”,把“法官”的司法资源与“乡贤”本土资源的紧密对接,将法治和德化充分融合,努力将司法服务的触角伸得更深更远更广。2020年7月,永安社区“网格乡风法律驿站” 正式揭牌成立,集公证法援、纠纷化解、网格员法律实训等九个功能为一体,建立起“乡贤调解员先行调处、法律驿站线上立案、驻点法官巡回审判”工作模式,实现村社矛盾“一站式调处”,成为村民“家门口”的法庭,信得过的“解忧人”。
二是化解“三大难题”,提供便民诉讼新思路。“网格法庭+法律驿站+法官工作室”三大平台的构建与运用,有效化解基层网格群众“寻找法律援助难、诉讼难、送达难”三大难题。2020年以来,板桥人民法庭依托网格平台,化解网格纠纷263起。三大平台同时建立起定期值班、定点服务的工作机制,法官、法官助理驻点平台,依据群众实际需求提供法律咨询、化解纠纷、司法公证、法律援助等司法服务,对需要通过诉讼途径处理的矛盾纠纷,及时启动“线下登记、线上受理”流程,利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高效送达文书,将法律咨询、立案、文书送达、庭审等工作前置到群众家门口。
三是实现“三项功能”,助力“无讼村居”建设。利用“三大平台”优势,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举办主题普法讲座、邀请旁听庭审、组织模拟法庭等普法宣传活动,将“每一格”都打造成专业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让法治教育植根于田间,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不断提升基层自愈能力。充分发挥网格上的法庭“法律实训站”作用,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案例分析、现场指导等方式,帮助提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官助理等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调解能力,助力提升区域纠纷化解。
下一步,雨花台区法院将以“网格云享法庭”的创建工作为新的突破口,以建设“群众身边的共享法庭”为核心,充分利用司法大数据打造“调解e院”“调解e线”平台,建立起线上送达、线上纠纷化解、线上法官指导一体串联的共享司法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