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讲述人:雨花台区法院人民陪审员 林恩泽
我是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2019年2月,我有幸被任命为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参加了多件民商事案件的陪审,当人民陪审员不仅没有影响我的本职工作,反而让我更加充满动力。通过参与庭审活动,我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素质,并将陪审时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于工作生活中,也得到了单位的全力支持。下面,我就自己的陪审工作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充实法律知识,提高陪审能力
刚担任陪审员的时候,我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陪审”,评议案件时常常一言不发,或只是附和法官的意见。因为我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只知道对与错而不知道具体是以什么法条作为判断标准,故不敢妄下结论。我逐渐意识到,做好陪审工作不仅仅是近距离看法官断案,还需要提升自身法律素养,真正地参与到案件审判中。于是,我利用空余时间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相关知识,认真研读《人民陪审工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人民法院报》等书籍报刊,参加陪审时仔细倾听法官分析案情,对典型案例做好记录。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磨炼,我的法律知识储备有了很大的提升,陪审时越来越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分析和判断,甚至会主动与法官交流,提出较有分量的合议意见。随着参加陪审案件的增多,我的陪审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真履行陪审员职责
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是神圣的、光荣的。接到开庭通知,我会定好闹钟,确保准时到庭;开庭前,我仔细浏览卷宗,对基本案情做到心中有数;开庭时,我集中精力认真分辨是非曲直;合议时,我坚持忠于事实和法律,积极发表意见;调解时,我懂得换位思考,努力做双方思想工作。我曾参与陪审一起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因抚养权、财产分割等问题产生激烈的争吵,并坚持拒绝调解。我在了解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设身处地为双方分析利弊,并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父亲的体会,劝导双方为了孩子理性沟通、好聚好散。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向我表达了真挚的感谢。那一刻,我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焰,促使我更加热爱陪审工作,恪守陪审纪律,不辜负职责赋予的神圣使命。
三、做好法治宣传,传播法律知识
在参与陪审的三年多时间里,我接触了大量的案件,学习了不少的法律知识。在工作生活中,我常常把陪审中了解的典型案例分享给亲朋好友,以达到法治宣传的目的;和父母看电视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法治类节目,并结合内容进行分析与解读,有效提升他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作为人民陪审员,我正努力为法律知识向社会面的渗透与传播、提高全民法律意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我陪审的几点体会。三年多来,我深感这份职责的神圣与沉重,我将不辱使命、再接再厉,不断提高法律业务水平和陪审能力,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积极作用,为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