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2019年是雨花台区法院的“创新发展年”,铁心桥法庭立足本年度创新发展的宗旨,结合法庭负责审理辖区内涉少及家事案件的特点,积极提出了创建具有家事审判特色的品牌工程——“希望树”工程的设想,从审判团队、审判环境、工作机制三个方面,着力于当事人的情感修复,营造更加“接纳、包容、文明、亲和”的家事审判氛围。
为更加准确全面了解当事人情感诉求,不断提升“希望树”工程团队与当事人沟通的能力,4月28日,铁心桥法庭少年及家事审判团队成员与区公证处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组织开展了“非暴力沟通”专题学习,本次专题学习活动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治疗师、教育部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当代家庭教育讲师团高级讲师张赢予博士为大家授课。
课上,张老师采用“讲座+体验+分享”的方式与大家展开互动,她首先阐释了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随后,指导大家针对每一要素,将真实案例中的沟通语言,以非暴力沟通的语言方式加以调整,现场分组进行相应的模拟练习。铁心桥法庭庭长、少年及家事审判团队负责人陈丛蓉投入心理学学习已有数年,并已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是一名“非暴力沟通”的积极学习者与实践者。在现场,陈庭长结合自身心理学学习心得与大家分享的家事审判工作过程中“非暴力沟通”的实际应用经验与效果,为大家提供了有效参考。
本次“非暴力沟通”专题学习使“希望树”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他们将把此次学习过程中所汲取的专业沟通技巧积极应用到审判实践过程中去,建立起与当事人沟通交流的坚固桥梁,让“希望树”工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