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专栏
普法活动
|
今年以来,雨花台区法院启动“社区吹哨 网格报到”政法网格员活动,各部门陆续下沉责任社区开展“组团式”服务。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板桥人民法庭把“网格法庭”打造成政法网格员服务的前沿阵地,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有效增强社区居民的法治观念,为推进社会治理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近日,雨花台区法院板桥法庭法官朱成龙、法官助理高婕走进孙家社区网格巡回法庭,公开审理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并邀请社区居民20余人旁听庭审。
本案中,王某长期从李某处进购香烟,货款结算时,双方却对结算金额产生分歧,矛盾愈演愈烈,最后报警处理。在警方调解下,王某出具了货款欠条,但迟迟不肯付款。李某遂诉至法院,要求王某按照欠条上载明的金额及时支付货款,王某则对欠条的真实性矢口否认,坚称李某做了假账,并对李某主张的金额提出了质疑。
庭审过程中,朱成龙法官严肃地向王某释法明理,“欠条是双方交易往来的结算凭证,出具欠条后要重约守信,不得随意反悔”。针对王某对货款结算金额的质疑,朱成龙法官当即组织双方当事人一一核对所有送货明细单。当庭完成对账后,面对一张张白纸黑字的记录,王某不再辩解,承认自己欠付货款,除了对其中三张金额共计2000元的单据存有疑问,剩余货款均认可,并表示自己目前资金周转困难,希望能分期给付货款。看到王某原本强硬的态度逐渐缓和,朱成龙法官立即趁热打铁做李某的思想工作,引导其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难处,做出一定让步。经过法官以法劝人、以理服人的调解,李某表示自己因一直联系不上对方,情急之下才起诉至法院,如果王某能按期支付货款,他愿意对货款金额作出让步。最终,在法官的组织下,双方当事人承诺庭后协商确定具体付款方案,一场激烈的矛盾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庭审结束后,朱成龙法官随即开展普法宣讲,针对现场居民关注的房屋买卖、房屋租赁等热点问题展开“一对一”的法律咨询服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解读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正确处理方式和解决途径,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通过巡回审判进网格,法官“面对面”以案说法,零距离开展法治宣传,为社区群众呈现了一堂有理有据的法治课,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雨花台区法院将继续深入推进“法官进网格”工作,把法治思维充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司法力量。